

-
观点 | Opinion more
-
为什么欧洲不会成为超级霸权
欧盟并不需要控制生死的“强大力量”,不需要时刻准备英勇杀敌或献身的公民。它唯一需要的就是消费者和生产者,并且这些人能意识到加入欧盟符合自身利益,可以提升个人幸福感。作为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大部分欧洲民众对欧盟的成就相当满意。[全文]
-
中美贸易战 ,欧盟脚踏两船?
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特朗普对中国钢材等贸易产品加征不等关税。与此同时,美国豁免欧盟,后者不受增收钢铁关税的影响。看来,法、德、欧盟与美国的积极交涉取得成果。或者说,这本来就是一出“双簧”,演给中国看的?[全文]
-
面对民粹主义,西方人都开始承认自己“白左”了……
自由主义的民粹主义认为自己的观念占据了人类道德制高点,因而敢于以自由和普世价值为名追求无限制的、凌驾于他人之上的特权,这恐怕才是当今西方社会的最大威胁。然而,在“政治正确”的庇护下,西方社会对此丧失了反思能力,对它最精彩的批判反倒来自中国。 [全文]
-
《英伦对决》仅是港人对爱尔兰问题的想象,咱来聊聊现实
作为一种传统的爱尔兰,那种爱尔兰人为之斗争了数百年的东西,已经消失了。整个爱尔兰,不论南北,都已是后现代社会,而“爱尔兰”作为一种浪漫的回忆,并不是爱尔兰人真实生活的组成部分了。[全文]
-
政治正确PK言论自由,美国人纠结了
美国过去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3K党跑到黑人社区去拉了一个有线广播,天天进行种族歧视的宣传。3K党有没有种族歧视的自由?这个案件之后起诉到最高法院。其实最后法院是支持的,就是说3K党是有这个自由的。3K党只要没有违法,那么按理说他应该是被允许的。[全文]
-
我在希腊被骗之后
在希腊搭乘出租车,去的时候5欧元,回来就成了19欧。当我质疑时司机马上说今天是假日,要加钱。我不想再争论,就给他一张50欧元,他立即趁我不注意换成10欧元。我说不对,他立马推我下车。我拿出手机要拍照,他立即打开后车厢盖,让我看不见车牌,前门都不关开车就跑。[全文]
-
我家就在加泰罗尼亚旁,看着他们以“民主”之名谋利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闹独立,问题出在哪里?钱,就这么简单,金钱是问题的根源。诸位中国读者可以想象一下这样一种情况:北京或上海决定脱离中国、成立独立国家,只是因为当地人不愿在经济上帮助相对落后的其他省市。[全文]
-
丢“司法核弹”都没用,欧盟还能好吗
去年的这时候,许多人都在担心右翼民粹势力是否会在2017年荷法德三国的大选中问鼎政权。末了,这些担心并未成为现实。六十年,一甲子。欧盟今年已步入“耳顺之年”,希望它能够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遇到的挑战和坎坷。[全文]
-
恐怖主义与难民问题,是欧洲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有很多法国这样的人,到阿富汗、巴基斯坦、叙利亚、利比亚参加反对当地政府的战争。但这些信奉伊斯兰教的青年,跟着法国政府到叙利亚去之后,参加的是IS。因为法国的穆斯林往往是逊尼派,而阿萨德政权是非逊尼派。[全文]
-
法国深陷2万亿债务泥淖,这条“忽悠法律”难辞其咎
今天法国之所以很难从危机中走出来,就是因为这条法律造成法国要不停地还债。金融是一个国家非常重要的命脉的领域,与国际接轨一定要小心谨慎,有的结果可能是一条不归之路。其次,立法机构在投票的时候确确实实受了专家和媒体的影响。[全文]
-
“从宝马降到夏利”,还不是法国最坏的情况
法国有一说法train de vie,生活排场,比方说达到某种收入,就可以开宝马、去歌剧院、住五星宾馆。中国人很难体会,因为我们几十年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从宝马降到夏利的那种感觉,我们体会不到,但法国人体会深刻。[全文]
-
中国驳欧盟,不只是面子,更是底线
让中国站着,中国不高兴,看上去是面子问题,其实显示了中国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底线:既然规则在那里,那么大家都要遵守,不能耍无赖;你们这次无赖了,就会有下一次。中国是想把这种耍无赖,扼杀在类似“反倾销”的经济活动中。[全文]
-
有摩托车开道,访法副国级代表也被抢了……
中国一位副国级领导访问法国,出行有摩托车开道。在准备回国往机场开时,由于堵车车队停下,居然有两辆摩托车冲过来,砸玻璃窗抢了包就走。假如欧洲某国副总统在中国被抢,是不是会成为全世界头条?但是我们不报,没有人知道。[全文]
-
德国政治一向稳健 怎么也要翻船了
在临时政府执政时期,默克尔应该不会明确响应马克龙提出的推进欧洲一体化的十点计划,德国也难以在英国脱欧谈判中发挥主导作用。更重要的是,不论下一届德国政府何时、如何组建,默克尔目前的困境都“将在全世界被视为她所支持的自由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的巨大挫折”。[全文]
-
到底独立不独立?加泰:让我再怂会…
加泰罗尼亚公投独立注定失败,既不是因为宪法和国际法上的规范原因,也不是因为其他政治现实条件的原因。对加泰罗尼亚而言,还没到谈论这些条件的地步,它连想不想独立、是不是真想独立都没搞清楚! [全文]
-
又让俄罗斯背锅?西方不如反思为什么总爱玩“公投”
公投既是西方国家内部由政治、历史、经济、文化等因素综合引发的动荡不安的一种表现,同时又反过来进一步加剧社会的分裂和动荡。这是西方民主机制本身的一个窘境:既不敢排除公投这个直接民主的形式,又怕它带来无法挽回的后果。[全文]
-
加泰闹独立,西班牙政府这波操作可以称“典范”了
西班牙可不像英国那样还允许苏格兰去公投,人家的宪法写得清清楚楚,加泰的自治和民主是建立在维持一个团结统一的西班牙基础上的。欧盟也不会支持,因为有太多的欧盟成员有同样的问题了,这一松口就一发不可收拾了。[全文]
-
法国新反恐法:要人权还是要安全?
放在几年前,在火车站或者其他公共场所对民众进行安全和身份检查,是会引起众怒的。一位法国学者几年前去中国开会,对高铁站严格的安全和身份检查非常不以为然;前几天遇见他,他对我说,如果欧洲也有中国那样的安检,应该会避免很多次恐怖袭击。[全文]
-
接纳新移民,整个欧洲“都正在自杀”?
历史遗忘症在如何对待非白人劳工的问题上发挥了巨大作用,欧洲人从未预料到,这些人会留在欧洲,更不用说融入和同化了。随着全球化的第二阶段遭遇危机,找替罪羊的机制——煽动民众的不满并告诉他们元凶是谁——在欧洲和美国已经走火入魔。[全文]
-
欧洲的保守主义者们,可能连对手是谁都没搞清
《巴黎宣言》是对弥漫欧洲的民粹主义反叛的知识总结,试图把没有形状的怒火和反叛赋予形状,自变动不息的怒火中锻造出在欧洲政治舞台上有长久影响的组织力量。从这个角度来说,民粹反动主义并非如大欧洲或激进进步主义者所设想的那样,是反动派绝望地临死挣扎,反而可能预示着欧洲乃至整个西方政治板块的深刻变动。[全文]
-
-
资讯 | Information more
-
突发:法国枪手劫持杀害2人 自称与IS有关
-
西方力挺的科索沃议会开始投票了…
-
欧委会主席祝贺普京连任,引来欧盟一片指责
-
“加薪加薪”德国这行也罢工了
-
俄方预告:报复措施正在研究中!
-
乌克兰完成加入北约关键一步
-
塞尔维亚与科索沃电网争执 欧洲电子钟因此慢6分钟
-
维也纳半小时内连发两起持刀伤人案 4人受伤
-
这名天主教男妓说,自己最受神父欢迎
-
这是在抢超市
-
罗马:一个乌七八糟的城市
-
意大利大选初步结果:老贝联盟领先 但没啥好消息
· “啊,不敢看” -
“啊,不敢看”
-
意大利大选投票进行时:三足鼎立,可能还选不出来……
-
为这个国家“第一个”遇害记者,千人走上街头
-
意极右政党大选前高呼“意大利优先” 贝卢斯科尼又回来了
-
欧洲“著名”恐怖组织将投票决定是否解散
-
美国驻黑山大使馆被炸 仅自爆者一人身亡
-
他是柏林电影节最佳男主,昨天在贫困交加中去世
-
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正在做空欧洲
-
-
· 欧洲乱局 ·
-
大量难民涌入 希腊市长们带头抗议
-
伦敦希思罗机场安全信息泄露?数据U盘在大街上被找到
-
欧盟高官女儿遭难民奸杀 嫌犯认罪竟称:怪她太美
-
这里风景如画,如今却成了恐怖小镇
-
西班牙女警以一敌五 击毙4名恐怖分子成英雄
-
罗马尼亚“直播女孩”盛行 月入3万
-
300多非洲移民“闯关”涌向西班牙…
-
23起性侵4起强奸发生后,瑞典最大音乐节取消
· 这次是瑞典…… -
荷兰精子银行员工私自“播种” 造60多个孩子
-
德国:难民性侵6岁女孩 仅被判20个月监禁
-
瑞典警察大吐苦水:一个星期接好多强奸案,嫌犯都是难民
-
上次喷粪,这次喷奶粉……
-
偷渡西班牙未果
-
45年来,恐怖分子袭击了欧洲这些地方
-
俄驻土大使遇刺现场 凶手高喊“别忘了阿勒颇”
-
德国小镇率先筑墙 当地人:不管外形如何,能挡住难民就行
-
瑞典名厨被三名阿拉伯裔男子痛揍,原因竟是……
· 这次是瑞典…… -
隐秘在德国的"一夫多妻”现象
-
英军展示涂“黑脸”士兵图片 被指种族主义
-
瑞典竟判决挂IS黑旗合法,因他们谁都杀不特别针对谁
-